有关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资讯推荐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来推动企业生产管理成为计算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生产管理已逐步成为制造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成为现代制造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 》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机械生产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尚且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给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消极影响。文章在分析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弊端的基本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资料图】

关键词: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26-02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但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业发展历程尚短,因此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还很落后,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

1 现有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不足

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是在由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管理模式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着以下三个不足:

1.1 “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存在的不足

何谓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也就是说各个零部件生产阶段都用自己的生产速度生产零部件,然后推到下一个阶段,依次逐级下推,形成“串联”的形式,同时平行下推形成“并联”的方式,这两种形式会构成多级驱动推进方式。由于生产是“以多动力源”的多级驱动,所以各生产阶段产量便会存在“长线”和“短线”这两种状态。长线零部件进入库存从而增大库存量,而短线零部件则对配套装配造成影响,进而形成短缺件。假如“长线”越长,“短线”越短时,各种库存的协调生产则难以达成,在制品出现积压,拉长生产周期,使资金变慢,使企业难以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1.2 生产单一产品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消费需求日新月异,因此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寿命周期。传统生产体制下“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会使生产效率低下,企业只能靠增大批量来降低产品的成本。因此传统生产体制下“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不利于企业分散风险和提高效益。为了市场需求,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方式的主流将逐渐被混合生产多品种和中小批量占据。

1.3 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不一致

在进行生产计划编制的过程中,作为厂一级的生产计划,通常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下达到生产的各个阶段,而不是直接下达到生产车间的内部。生产车间内部在编制本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时,则以零件为单位,由于各生产车间的对象、工艺以及生产作业计划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致使各生产车间产量进度往往达不成一致,而厂级计划则是以产品为单位编制的,不能控制各车间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作业计划,因此导致计划控制力弱。

2 创新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面对时代发展新趋势,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不断更新生产管理观念,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创新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2.1 在生产组织方面

在生产组织方面,将“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模式转变为“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模式。“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模式即在企业整个的生产阶段中,“物流”和“信息流”都是以产品为单位作为流动传递的。因为各生产阶段内部和各生产阶段之间和单位口径无法达成一致,因此这种方式往往表现出了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特性。而在各生产阶段各个阶段和内部间,“以零件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中“物流”和“信息流”的单位可以达成一致,使信息传递在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计划之间的没有障碍,因而各生产内部和阶段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都能受统一的控制中心控制。

2.2 在品种结构方面

在品种结构方面,应该由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向多品种、个性化及小批量生产方向转变。“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是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一方面,当今的市场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这种生产方式会越来越凸现出其缺乏柔性和灵活性的缺点;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方式的转换成为可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面向用户、适应市场,并要随着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不断地优化产品结构,尽最大可能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因此,大量生产方式逐渐丧失其优势而被企业淘汰,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方式脱颖而出,将逐渐成为企业生产方式的

主流。

2.3 在生产管理制度方面

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制度方面,要做到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我国传统制造业生产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是生产管理的非程序化、非制度化和非标准化,这三种特征它反映在管理方法、生产操作、管理业务、报表文件、生产过程、数据资料等方方面面。科学的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在管理工作中。企业在执行生产管理时要参照各种规章制度、条例、作业标准,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按程序办事。

3 管理模式创新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明确生产管理内部系统的关系

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准备系统、生产操作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应该妥善处理好这几个系统的关系,使系统相互协调、有效运行,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强化,使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往良性方向发展。

3.2 处理企业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的关系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改革完善,目前我国对企业制度创新比较重视而忽视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使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迟迟得不到推进。为此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制度、技术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三者的密切结合,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和管理创新的保证下,利用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

需求。

3.3 企业在引进中注意消化吸收和创新

企业在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时,一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和创新。就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加工装配型机械生产制造企业来说,首先要具有一般适应性的引进准时生产(JIT)思想,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进行“二次引进开发创新”,推行ERP模式。但是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无论精益生产模式还ERP模式都有其不适应和缺陷的方面。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应吸取两种益生产模式和ERP模式的思想精华,使二者实现有机的结合,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创新,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生产管理模式。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企业的发展创新迫在眉睫。机械制造企业应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优化生产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军.基于集约化、流程化、精益化的生产管理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7).

[2] 苏文.供应链管理与传媒制作的整合:产业化生产模式的新思维[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3).

《 简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 》

【摘 要】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制造业的支持,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健全,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逐渐得到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日益增长,与此同时,也暴露除了企业生产管理环节的不足,不利于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需要针对生产管理的弊端,进行解决,以满足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存在不足;措施应用;管理延伸

0.前言

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是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由于企业发展的环境不同,其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1.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的弊端

这几年来,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得到更新,突破了以往的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实现了向高效、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多品种、大批量的产品生产模式的普及,传统的产品生产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在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中,多动力源的推动模式是机械生产制造系统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发展导致产品库存的大量提升,不利于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协调,不利于各个生产细节的综合控制。在此模式下,各个零件生产环节不断运行,最终形成了一种多级驱动推动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产品的积存,加大库存量,不利于短线零部件的配套装配环节的发展,以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企业生产环节之间的有效协调,极易导致制品积压现象的发生,导致流动资金的不畅通,不利于生产周期的有效缩短。从而不利于产品的质量管理环节的控制,不利于成本管理环节的顺利进行,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利于提高日常生产的质量效率。

(2)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制造企业生产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很明显传统的生产机制的生产结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它是一种低效率的生产模式,不利于企业的多样化生产管理,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不利于减低企业的运作风险,不利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这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了。在机械生产制造企业中,经常出现作业计划与企业生产环节的相脱离,不能形成良好的计划控制。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在生产环节控制中,不能实现对生产计划有效规划,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的需要,那种传统的以产品为单位,进行各个生产环节规划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不能实现对各个企业环节的有效控制,这就不利于计划控制力的提升。

2.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应用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进行日常生产管理理念的更新,以确保生产方式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企业日常生产的质量效率。为此我们要进行生产组织的及时更新,确保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的协调发展,实现以零件为核心的组织生产模式,实现日常产品的稳定、高效、科学生产,有利于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的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环节的物流环节与信息流环节的有效结合,促进产品信息的有效流动传递,实现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突破,实现内部生产环节与整体生产系统的结合,有利于确保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环节的统一性。避免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物流环节与信息环节的相脱离,有利于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计划环节的有效的信息传递,有利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从而满足企业的经济发展要求。

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我们需要优化产品的品种结构,促进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过渡为以产品为中心、小批量、多种类经营的组织生产模式,实现对传统管理方式局限性的突破。

当今,一方面,在市场需求多样化面前。这种生产方式逐渐显露出其缺乏柔性,不能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弱点;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从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方式的转换成为可能。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离不开内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规范,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生产管理规范,确保其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有利于日常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目前来说,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依旧是不健全的,确保系统性、科学性,一些规则制度难以落实到实处,不利于企业生产管理环节的发展。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遵守生产管理的行为规范,进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操作环节、生产管理模式、报表文件信息等环节的优化,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现代生产管理要求的是科学化的管理。

3.在管理模式转换中的注意点

目前来说,我国的生产管理技术依旧是不成熟的,需要实现对国外相关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技术的引进,促进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生产管理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有利于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健全。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分为生产准备系统,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生产操作系统。处理好生产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系统的关系,使各个系统相互服从,相互协调,及时有效地运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强大,从而有利于加速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 为了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我们需要实现管理创新环节、技术创新环节、企业制度创新环节的综合,以有利于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不断健全,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三者紧密相结合,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及管理创新的组织保证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来适应市场的需求,或者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出新的生产方法。

4.结语

目前来说,我国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依旧不健全,这需要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重视,采取手段,促进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环节的协调。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

摘 要: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根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具有经济和精神双重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我们有必要在企业生产中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 安全生产 管理

一、前言

国际劳工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30多万工人死于安全事故或者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疾病,而且这个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安全生产问题是全世界的难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伤死亡率更是要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2003年全国工伤事故将近16000起,死亡人数超过13万人,这个数目触目惊心,尽管与交通事故等其它事故相比,工伤死亡人数不算最多,当如果以万人死亡率来计算,工伤可以成为威胁我国人们人身安全的最重要杀手,其中又重要集中于煤炭、化工以及建筑行业,这些行业由于作业危险、生产过程中接触危险的材料、生产工艺复杂,导致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部分,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不但造成人员伤亡,而且造成人们恐慌,影响社会安定和谐。例如2009年2月22日, 山西省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5月30日,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0人死亡。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遇难人员104人,仍有4人下落不明,受伤人员65人,其中重伤6人。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遇难人数最多的一起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等。温家宝前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指出,这几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大多数是责任事故,其实在责任环节上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防止瓦斯爆炸的常识是不能带电作业,监测设备再好,但值班人员睡觉了,这能不出事吗?当然,我们要加强安全投入,但关键是责任和管理。可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从国家层面到企业管理到每一位厂矿工人都需要关注的课题。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1.制定管理手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多企业在安全生产建设过程中,由于生产环节多、任务重,涉及的人员也比较多,导致很多制度建设跟不上,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工作没有明确责任,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有的生产项目人员都是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过来,任务完成后再回到各自岗位,这种临时性的工作和人员安排造成很多安全生产难以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企业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手册,通过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推进项目进行,管理手册是将安全管理加以提升、规范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项目的重要纲领性文件,通过管理手册对项目目标进行分解,将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的目的、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术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管理方针、具体实施内容、应急救援、作业规范、规范文件等内容纳入。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适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将管理手册印制并发放到企业员工手中,方便各部门、项目组成员沟通。

2.设定目标管理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制度,将考核对象具体化,项目内容细分化,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表分发至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表在项目小组定期会议上也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考核方式为月度考核,与标准工资挂钩。各分厂、部门根据标准化建设项目的要求,分别拟定出本部门分解考核的细则,交给项目小组备案。由项目小组制定出各分厂、部门的评分表。为全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可以建立激励制度。根据辖区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利用奖励金建立激励制度,推进项目进展。如在当年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经有关部门验收通过,辖区主管部门可按相关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扣除项目投入经费后,企业可利用剩余的奖励金制定奖励办法,按照各成员及部门贡献进行划分。除设置集体奖外,还可以设置部门突出贡献奖和个人突出贡献奖,以激励项目组成员和部门。

3.确立项目管理团队

由于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而仅靠安全生产部门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推动项目幵展的,往往造成行政管理和企业实施脱节,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落实责任,保障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执行,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推进项目。为保证责任落实,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将包含企业所有的部门代表,不单单只是生产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负责涉及部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幵安全专题会议,小组负责人负责会议的召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遇到的问题。

4.监督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是企业本身的事情,也是当地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加强对辖区内安全生产形势的科学研判,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思想上做到警钟长鸣。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把最容易出事的环节、最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作为重点,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点的监测监控,落实人员和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严格安全监管,严格安全执法,把处罚关口前移,对重大隐患盯住不放,加强督查,尤其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易燃易爆物品及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对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典型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不遵守国家法令、严重违法、屡屡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严厉的责任追究,严罚严处。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强制性培训制度,加大对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新职工的培训力度。鼓励企业把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到安全文化的层次,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浓厚舆论氛围。按照安全生产装备最急、安监队伍最盼、安全监管最实用原则,加大安全监管装备的资金投入,切实防范事故的发,努力控制事故总量。

三、结语

总之,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和挑战。长久以来,很多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缺乏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不规范,很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都形同具文,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导致企业安全生产流于形式,有检查时注意几天,没有检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主要精力用于获得经营利润上。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意识培养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西员.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国钨业,2003,6.

[2]宫万样,唐骏.安全生产标准化浅析,河北企业,2011(8).

[3]_文.规范安全生产体制建设安全生产标准,科技信息,2010,23.

[4]李欣欣、谭连初.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讨,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6) .

[5]刘胜,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理念精髓之我见,商情,2010,17.

有关有关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推荐:

1.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2.浅谈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3.有关生产管理论文

4.关于生产管理论文

5.有关车间生产管理论文

6.公司生产管理论文

7.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8.有关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企业生产管理

推荐阅读

Gesipa

2023-02-08

万濠投影仪

2023-02-07

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我们:2 913 236 @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