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周不上课,让孩子沉浸体验科学实验,引发热议:这样教育孩子,能行吗? 世界热头条

动手实践,给予孩子更多可能。

01


(资料图)

近日,河南一位乡村科学教师火了。

这位老师用废旧瓶子等材料,带学生们制作了一个多级水动力火箭。

看到水火箭在操场上发射成功,不少孩子激动地直接跳了起来。

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带孩子们动手做科学实验了。

他说,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都有很多的渴望和好奇。

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他就经常会给孩子们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加入进来,和他一起完成。

孩子在做实验这个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

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学习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对于所学的知识,孩子亲自实践过后,感受会更加深刻,记忆也会更加强烈。

其实,养育孩子,除了教他读书学习,开阔眼界、提升他的动手能力,也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02

上周,杭州一小学一周不上课沉浸体验科学实验,惹得很多人羡慕。

为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和好奇心,该学校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科技节。

在科技节开幕式上,孩子们便被 " 大象牙膏 "、" 空气大炮 " 等实验狠狠地吸引了。

部分实验,孩子们还可以亲自去动手体验。

网友们看到后直言:这样的学校,看得我想回去上学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离开学校,平时基本没有什么动手实践的机会。

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浪费时间,就连家务都不让孩子动手做,更别说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了。

在他们看来,孩子学习就该全身心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

可仔细想想,一个整日低头与书本为伍,与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打交道的孩子,他又怎么会真正爱上学习呢?

03

之前,贵阳一位妈妈就非常支持孩子将理论知识实践化。

每次儿子在学校学习了新的物理知识,做了新的物理实验,他都会回家做给妈妈看。

有些家长在孩子放学后,会要求孩子抓紧时间学习。

但这位妈妈在儿子做实验时,从来不会催促他。

她会耐心地观看,并且会在实验结束后为儿子鼓掌点赞。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地实践,孩子不仅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强,也爱上了令很多同学头疼的物理。

后来,他甚至会一边在家做实验,一边给妈妈讲解实验原理。

网友们看到后纷纷表示:" 看来老师教的,孩子是真的学会了。"

知识的学习形式,是多样化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会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也会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识,巩固知识。

04

当然,我们所说的让孩子 " 动手做 ",不单单指的是对课本内容的实践。

除了做一些科学实验,生活中也有很多知识,是需要孩子们亲自动手去做,去体验才能真正了解掌握的。

近日,贺州市不少小学生化身小小菜农,在学校亲手种下生菜、辣椒、茄子等菜苗。

从播种到采收,孩子们都会参与。

整个过程除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蔬菜的生活习性。

我们常说,知识来源于生活。

孩子课间动手种菜,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种植知识,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而这些内容,是孩子们坐在椅子上看书学不到。

想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

" 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动手实践都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

而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他们未来的人生,也会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05

有远见的家长,都懂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因为真正优秀的孩子,从来不会闷头死读书。

动手能力与知识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实践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

实践还可以让孩子单调的生活充满色彩。

平时,家长多带领孩子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的未来更有底气。

可以说,孩子多动手,身体、智力等各种素质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提升。

为此,家长们,不要剥夺孩子们动手的权利。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尽可能让孩子去动手实践。

这样知识会变得更加鲜活,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精彩。

本文为米小圈公众号(ID:beimaogege)原创。作者圈妈,有一男宝和一女宝的二胎妈妈,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父母们和孩子的成长。

点个【在看】!感恩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我们:2 913 236 @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