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头条丨中蜂囊状幼虫病特点和防治


(资料图片)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一种过滤性病毒。主要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巢脾和蜂具都能沾污病毒。刚死的虫体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一只幼虫尸体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虫致病。

中蜂囊状幼虫病特点和防治

幼虫四季均可感病,一般在春秋气温26℃以下时容易流行。特别是群势弱小、饲料不足和保温不良的蜂群,更易感病。发病死亡的多是6日龄的幼虫,约有三分之一死于封盖前,三分之二死于封盖后。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

死虫直卧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黄白,后转棕色,头部呈灰色,外皮成为坚韧而透明的囊,内部组织液中出现颗粒状物。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啮开或穿孔。腐臭物不具粘性,干枯后容易清除,随着蜂王重新产卵而出现“花子”,与欧洲幼虫病初期的症状相似。

患病群逐渐变弱极易引起逃群。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一经感病就容易蔓延流行。但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抗病蜂群育王繁殖,结合药物治疗是能够控制此病的蔓延和危害的。加强饲养管理,经常维持较强的群势,做好蜂群的保温,是预防此病的前提。

减少病毒对幼虫连续感染的方法

为了减少病毒对幼虫连续感染,可利用蜂群从分群到新王产卵这段时间的断子期,或人为地幽闭蜂王,造成一段时间的断子期,来打断囊状幼虫病的流行环节,这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预防

另外,在野外花粉不多的发病季节,用少量酵母片或维生素B加入糖浆饲喂蜂群,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平时,注意选择抗病力强的强群培育蜂王,以更换病群的蜂王,可以大大提高蜂群的抗病力。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不耐高温,蜂具和蜂蜜可用煮沸消毒。蜂箱清洗干净后晒干,再用硫磺烟熏10~15分钟,也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我们:2 913 236 @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