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翰|长短之争与深浅之异,需要更宏观的思考|速读

我们要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从社会整体层面,分析深阅读和浅阅读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短视频往往对人们的视听感官有着较强的刺激,有人担心这种特性会降低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但我始终有一个观点:人的理性是浅薄的,感性是深刻的。就像中国古代读书人讲的“读书明理”是理性,“变化气质”是感性,对于人来说,感官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不能只重视理性,而忽视了感性经验,人类理性所要达到的目标恰恰是感性。如今人工智能的计算水平已经远超人类,但仍然没办法像人类一样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去全面地感受这个世界。所以,对于短视频这类新内容、新形式,我认为需要持续观察,不要过早地去做价值判断。

短视频的文艺空间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搞笑的、通俗的,也有大量知识类的。有些观众不愿意阅读大段文字,而知识类短视频满足了观众“看”的欲望,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内容。例如小约翰可汗等知识类视频创作者,运用视觉上的图片、视频剪辑来辅助文字内容的呈现,视频本身满足创作者自我表达意见和被听到的欲望,视频的即时评论功能同时满足观众的参与感。

谈到阅读方式的转变,我们缺少一个维度: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谈到阅读的变化,很多人觉得阅读变浅了、变碎片化了,阅读的质量似乎下降了,但是如果我们从西方启蒙时代来看,那时候欧洲的文盲率至少90%,没几个人认字,而对应那个时代的中国,文盲率至少也有80%,可以说在过去那个时代几乎不存在阅读的概念。

回到当下的中国,不少人认为大学生整体阅读质量似乎有一点下降,大家更喜欢浅阅读了,或者说深刻的批判性阅读变少了。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当下大学生的数量在增加,也就是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数量占当时整个青年人口的比例可能不到5%,而现在的比例可能已经接近30%-40%。因此,从整个青年人口来说,实际参与阅读的人多了。此外,以前很少有人说“我小的时候是喜欢读书的人”,因为家里没有书,也买不起书。比如我的父辈,那一代人很少读书,不存在阅读习惯,连浅阅读也没有,更不要谈深度阅读。所以,我觉得,要从整体阅读人群的角度来看深阅读和浅阅读的问题。

虽然很多人认为当下人们的浅阅读比例更高了,但从我个人十几年的大学教学经验来看,长期来看,学生们的论文水平还是提高的,且人文学科及其相应的科研能力,从整体来说比以前还是进步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学生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并没有真的下降。

这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的普及化过程:我们站在大学学者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大众的“声音”越来越大。以前这些大众几乎发不出“声音”,现在他们通过浅阅读也能发出一些“声音”,发挥自己的影响,因此不能说深阅读在减少。比如在出版行业里,虽然很多书单本的销量变小了,但出版的总量变大了。所以,不能只是站在大学校园或大学学者的角度简单地来看深浅阅读的问题,而是要在考虑大量的基层民众的阅读需求的前提下来谈。

我还发现,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也参与到短视频创作和知识学习中来,他们甚至对一些相对较为严肃的知识类视频很有兴趣,这一发现,对比我们父辈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总体阅读水平而言,是多么不可想象!

作者:钱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我们:2 913 236 @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